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哪些,会计的计量属性例子( 二 )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信息很大程度上是可靠性和相关性相互斗争、相互妥协、此消彼长的最终产物 。 而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不同选择和不同的重视程度会产生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其中最典型的是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 相关性和可靠性博弈的结果使得在博弈中占有优势的一方会对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方法及原则:
从上可知 , 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各有千秋 , 单纯地选择一种计量属性对于整个会计工作而言都不可能永远体现其连续 。 系统、全面计量特征 , 也不可能始终使会计信息正如原则要求的那样准确、真实、相关等 。
尽管会计准则把历史成本视为基本计量属性 ,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创新 , 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历史成本计量下提供的可靠性较强而相关性较弱的信息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 这时 , 选择其他属性十分必要 , 也是现实要求的体现 。 因此在实践中 , 我们应根据具体的会计环境和经济环境 , 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 选择最能反映经济实质的计量属性 。
参考资料

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基础)主要有哪些? 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
会计计量就是对会计要素按货币量度进行量化的过程 , 即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 其特点即会计计量是一种价值计量 。 所谓计量属性 , 是指被计量客体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 。 如对一张桌子 , 可以分别从长度、宽度、高度、体积、重量等方面进行测量 , 也就有不同的计量属性 。
会计计量属性 , 是指会计要素可用财务形式定量化的方面 , 即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方面 。 会计要素同样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货币计量 , 从而有不同的计量属性 。
扩展资料:
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新会计准则规定 ,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 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 , 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
在选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 , 新会计准则充分借鉴并考虑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 , 即:
第一资产或负债等存在活跃市场的 , 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 , 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靠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或相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
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 , 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 , 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 。
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 。 原因是考虑到我国尚属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  , 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 , 有可能出现公允价值计量不可靠 , 甚至借机人为操纵利润的现象 。
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 , 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 , 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

参考资料来源:

目前的会计计量属性有哪些?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规定 , 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