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 )


扩展资料:
经济地理环境的研究目的:
经济地理学研究任何一个地区 , 不论其地域范围的大小 , 都要考察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周围地区的相互联系 , 和在总体中的位置 。 重点是结合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来研究它与周围地区在原材料供应、生产协作、产品市场、金融信贷、客货运输、科技信息交流等方面的联系 , 具体地阐明它在地区经济联系中的地位 。
与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紧密相关的经济联系是研究经济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 。 以外,该地区在政治、军事、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 , 及其对经济地理位置的影响 , 也是研究经济地理位置需要考虑的内容 。
研究经济地理位置的目的不同 , 所涉及的内容和地区范围亦将有所不同 。 例如 , 中国沈阳市可以作为省会来研究它在辽宁省的经济地理位置 , 也可以作为地区经济中心来研究它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 。 同一个研究对象放在不同的地域范围之内 , 阐明其经济地理位置时所包含的内容则不相同 。
经济地理位置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 。 要和地区经济发展历史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 上海的经济地理位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几百年前只是长江口附近的一个渔村 , 现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
此外 , 自然资源的重大发现、生产力分布的变革、新的交通干线的建成、国际形势的演变等 , 都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地理位置相应地发生变化 。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什么是“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 , 位于地球表层 , 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 , 其厚度约10—30千米 。 它具有三个特点:(1)具有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和主要来自太阳的外部能量 , 并在此相互作用;(2)它具有构成人类活动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条件 , 即常温常压的物理条件、适当的化学条件和繁茂的生物条件;(3)这一环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 直接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呼吸、衣着、住行 。 由于地理位置不同 , 地表的组成物质和形态不同 , 水、热条件不同 , 地理环境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点 。 因此 , 保护好地理环境 , 就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国土规划、区域资源合理配置、结构与功能优化等 。 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 。 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
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 根据其所受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的差别 , 自然环境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 天然环境(原生自然环境)指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的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地方 , 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某些自然保护区以及人类活动较少的海域等 。 人为环境(次生自然环境)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而使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地方 , 如农业、工矿、城镇等利用地 。 放牧的草场和采育的林地 , 虽然它们仍能保留草原和森林的外貌 , 但其原有的条件和状态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也属于人为环境 。
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类社会形成的一种地理环境 , 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形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的经济结构 , 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和城乡居民点等各种生产力实体的地域配置条件和结构状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