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治理的水域 大禹治水治的是哪个流域的水( 二 )


也有学者有不同看法 , 他们认为大禹治水主要是豫西和晋南的黄河中游 , 这是夏王朝的中心地带 。 豫西和晋南出土大量夏代文物 , 坐实了这一地区为夏朝统治中心 , 但大禹治水未必就是在这区域 。 郭立新、郭静云《古史复原应遵从的史料学原则——以大禹治水在豫西晋南说为例》一文指出 , “从地形来看 , 豫西晋南地区黄河、汾河、伊洛河、颖河上游支流等皆穿行于高原、山地和狭谷之间 , 河道坡降大 , 发生常年大洪水的可能性小 。 从微观地形分析 , 豫中地区龙山时代诸城均位于颖河、双洎河、溱水等淮河支流的上游 , 受洪水威胁的风险较小 。 已有学者指出 , 陶寺和王城岗两处遗址皆不大可能发生大水灾 。 ”所以大禹治水应该不是黄河中游 , 而正是如徐旭升等学者指出的那样 , 是在黄河下游 , 下游疏通了 , 中游也就安全了 , 这正对应着历史传说中大禹是用“疏导”的方式治水成功的 。

大禹治水治理的水域 大禹治水治的是哪个流域的水

文章插图

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大禹治水用过的?
我们知道 , 在河道决口 , 发生洪水 , 尤其是平地 , 堵的方式是最直接有效的 , 但根据传说大禹的父亲鲧 , 用堵的方式失败了 , 而禹用疏导的方式成功了 。 上古时期 , 历史与神话传说往往是混淆的 , 一些传说往往带有历史原型 , 从地理学上来考察这样一种文化记忆 , 可能就是因为大禹治理的是黄河下游 , 疏导更有用 , 因为大禹靠着“疏导”方式保护了处在黄河中游的部落 , 所以“疏导”的方式就成为了一种“正确”的神话传承了下来 , 大禹治水的方式也成为了一种可歌可颂的内容 。 反过来 , 大禹“疏导”河流这样一种传说 , 又恰恰可以证明其治理的是下游 , 下游不疏导 , 中游疏导管什么用呢!其父亲鲧大概治理的是中游 , 用的堵 , 结果没堵住 。
在黄河下游通过挖沟渠疏导河流等方式 , 大禹治水是成功了 , 《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间然矣 。 卑宫室 , 而尽力乎沟 。 ’”按照孔子的看法 , 大禹治水的工程量似乎并不大 。 后来大禹到过其他一些地方 , 别人或者效仿他治水的方式 , 或者是借了大禹之名聚集人力 , 其他地方的洪水也渐渐退去 , 人们就将所有的功绩归在了大禹的名下 , 好像全天下的洪水都是大禹治服的 , 于是有了大禹划定九州的传说 。
【大禹治水治理的水域 大禹治水治的是哪个流域的水】总之 , 大禹治水的功绩在后世被夸大了 , 而为了弥补上这样一个功绩与现实能力的矛盾 , 人们就将大禹神化 , 说他治水的时候 , 有各种神人、神兽来帮忙 , 如《淮南子》记载说大禹疏导河流 , 为了开山方便 , 就变成了一只熊 , 唐人小说《古岳渎经》说太湖有只怪兽 , 是大禹治水的时候 , 降服的一个水怪 , 叫无支祁 , 直到《西游记》 , 还说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当年大禹治水用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