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留存收益包括哪些,所有者权益留存收益包括哪些( 二 )



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后 , 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 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等 。 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10%提取(非公司制企业也可按照超过10%的比例提取) , 法定公积金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 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公司制企业按照股东会的决议提取 , 其他企业也可根据需要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盈余公积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 。 但是 , 资本公积金不得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 。

法定盈余公积转为资本时 , 所留存的该项盈余公积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 是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

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的解释为:留存收益亦作:留存盈利 。 英语为:retained earnings;earned surplus;retained profit;undistributed profits;undistricted earning 。 名 。 用复数 。 公司历年来完成分配后积累下来的收益 。 这部分收益主要用于再投资 , 扩大再生产 。 为构成公司股东权益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 。 鉴于其性质 , 亦称为任意盈余、未分配利润 。 参见:滚存利润(accumulated profit) 。

----  扩展阅读  ----
【核算】

企业应设置"盈余公积"科目 , 核算盈余公积的提取和使用等增减变动情况 , 并在"盈余公积"科目下设置"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三个明细科目 , 分别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项盈余公积及其使用情况 。

企业未分配利润应通过"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核算 。 年度终了 , 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 , 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并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 , 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 结转后 , "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 , 就是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 。 如出现借方余额 , 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 。 对于未弥补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实现的税前利润进行弥补 , 但弥补期限不得超过五年 。

企业应通过"盈余公积"科目 , 核算盈余公积提取、使用等情况 , 并分别"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

企业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时 , 借记"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科目 , 贷记"盈余公积"科目 。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时 , 借记"盈余公积"科目 , 贷记"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 。 经股东大会决议用盈余公积派送新股时 , 按派送新股计算的金额 , 借记"盈余公积"科目 , 按股票面值和派送新股总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 , 贷记"股本"科目 。

企业应通过"利润分配"科目 , 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 该科目应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盈余公积补亏"、"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 。 企业未分配利润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 年度终了 , 企业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 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 并将"利润分配"科目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 , 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 。 结转后 ,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贷方余额 , 表示累积未分配的利润数额;如为借方余额 , 则表示累积未弥补的亏损数额 。

推荐阅读